2025年6月13日,顿涅茨克的天空中,一道异常明亮的火球划破了寂静的蓝天。这一幕正是在两架俄罗斯苏-25攻击机的编队执行地面支援任务时发生的,令人意外的是,后方的战机竟然向前方的友军发射了火箭弹,结果导致前方的僚机当场被击中爆炸。整个事件的经过被地面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清晰记录,短短24小时内便在全球军事论坛引发了热烈讨论。
俄罗斯的军事博主“战斗轰炸机”频道不得不承认了这一惨重的失误:“飞行员在意外中弹射逃生,但不幸的是骨折了。意外总是无法避免。”当前仍在服役的苏-25战机,其平均服役时间达到了40年,然而自2023年以来,由于机械故障造成的坠毁事件占到了损失总量的37%。2025年5月,乌克兰军队在单月内成功击落了8架苏-25,打破了自开战以来的纪录,而在2023至2025年间,俄军至少发生了5起因误击友军而导致的苏-25事件。
一、此次事故的荒谬细节经得起深入分析与技术探讨。从曝光的视频中,可以看出,两架苏-25战机以典型的“跟进”阵型进行低空突袭。当前机刚刚脱离攻击航线时,后机却急于发射了S-13型122毫米火箭弹。本应用于对地打击的火箭弹却因射角偏差,径直追向了近1.5公里外的僚机,最终命中其引擎,引发了剧烈的爆炸。乌克兰监控频道“尼古拉耶夫斯基·瓦内克”尖锐指出:“这是人类空战史上首次有苏-25被自己人用非制导火箭弹击落,这简直是天才级的操作失误。”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,涉事飞行员事后居然宣称“乌克兰人将为此付出代价”,却没有提及自己所需承担的误击责任。
展开剩余58%二、深入挖掘俄罗斯军队的误击历史,此次事件并非个例。根据近三年的公开记录,俄空天军至少发生了5起友军误击事件,其中包括在2024年10月,俄军苏-25误投滑翔炸弹击中了自己的战友,导致飞行员不幸遇难;在2023年12月,俄罗斯防空部队向一架苏-25连续发射了五枚导弹,幸好飞行员及时避让,才逃过一劫。追溯根源,已有四十年历史的苏-25机队与混乱的战场协同体系,之间的不能调和是其根本原因。这些老旧的冷战遗产在低空突防时,雷达反射信号大如“空中卡车”,友军只能依赖肉眼来识别;而俄军各个兵种间的通信链条十分不够,防空单位与航空兵之间甚至需要依靠民用对讲机来协调作战。
三、比技术落后更为致命的是整个体系的崩溃。2025年俄军的苏-25战机损失报告令人触目惊心:仅在5月一个月内,就被击落了8架,其中7架在顿涅茨克前线失事。如此高的损失率背后,是飞行员的平均训练时长骤然下降至冷战时期的三分之一。为了解决这其中的人员缺口,俄军甚至不得不征召退役多年的老兵重返飞行岗位。而“低空突防”本是苏-25的拿手好戏,如今却沦为几乎是自杀式的任务——乌军的单兵防空导弹覆盖了90%的接触线,俄军由于电子战系统短缺,被迫要求战机在离地面仅50米的高度飞行,一旦操作失误便可能撞上高压电线或山体。
当一支军队用19世纪的协同方式操控21世纪的先进武器时,这场荒诞的剧本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演绎成悲剧。俄飞行员之间流传的黑色幽默正是对此现状的真实写照:“出战有可能被乌克兰击落,也可能会被自己的同袍误伤;而拒绝出战则会遭到督战队的枪决”,这几乎是对这支军队残酷现实的真实缩影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点赞与转发,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现代战争中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微妙差别!
发布于:天津市涌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