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游记:探访许昌许田
第296站:许田(下)
洧川的土匪虽然凶猛,但一到许昌许田,也不敢轻举妄动。为什么?老家就在许昌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,探寻其中的秘密。
文/梁耀国
如果你想回顾“第296站:许田(中)”的精彩内容,可以点击链接继续阅读。
解放前的许田与洧川一带,是有名的土匪巢穴。洧川曾是县治的所在,辖区内共有八个保,曾被当地人戏称为“八保小洧川”。然而,这里最让人胆寒的并非外地的土匪,而是许田的铁家。洧川的怪铁土匪虽然横行,但一踏进许田的地界,也得低头认怂。原因就在于许田铁家的强大势力。铁家掌门的手下有三十二个弟兄,这些人个个凶狠无比,视命如草,一旦有麻烦,便蜂拥而上,场面之震撼,足以让任何人心生畏惧。
那时铁家宅子是一座转楼式建筑,楼房一圈紧紧围住,气氛压抑又神秘。乡公所曾设在铁家,几乎整个村的管理都在他手中。解放军接到消息后,开始了数日的搜捕,最终在磨屋中找到了铁家头目,原来在磨盘底下竟然藏有一条通往地道的入口。铁头目就藏身于此,不久后被镇压,土匪的风头才逐渐消散。
展开剩余78%我慢慢走到街上,发现行人稀少。掏出手机一看,时间已接近中午十二点四十,午饭时间到了。于是,我向老人告别,便匆匆走开。
我继续沿着南街向北走,不久看到一位老者坐在商店门口晒太阳。我上前打了个招呼,经过简短交流,得知他叫孙和泰,已经96岁高龄。他曾在土改时期担任村里的民兵连长,后来又做了村主任,算是村里的“活化石”。他告诉我,许田各寨门之间曾建有三座炮楼,这使得许田在过去可谓固若金汤。未解放时,许昌至开封的官道经过南寨门,而长葛至鄢陵的道路则穿越许田的中部,西寨门进,东寨门出,来往的商贩们都聚集在东西街上。街上满是小商小贩,车水马龙。而相比之下,南北街上则显得异常安静,居住的多是本地居民。
许田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定居者。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有王姓和冯姓两家,随着交通便捷和地理位置的优势,许田逐渐发展为一个商贸聚集的地方。很多生意人纷纷在此安家落户,许田因此也变成了一个“杂姓村”,少数姓氏也有几十个之多。
解放初期,许田与南张庄、刘寨同属一个农庄,后来许田被分为东西两个大队,而南张庄和刘寨则各自独立。今天,许田依旧延续着过去的地理风貌和历史记忆。
许东的泰山庙,是许田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址。庙中有两个大坑,像开封的龙亭一样,坑间有条小路,路对面便是庙前的影壁墙。绕过影壁,进入庙内,迎面而来的是四大将军的雕像,它们的手指粗大,几乎比我们的胳膊还要粗壮。更深处是戏楼,戏楼的下层可以走人,上层则是专门用来演戏的地方。戏楼内部气氛凝重,仿佛历史的每一场演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。庙内最神圣的地方是阁楼,天桥爷和天桥奶奶的神像便安置在其中。庙的两侧是东西两座房屋,里面供奉着各式各样的小神。各行各业的小神都有,从偷鸡贼到捏制篮筐的工匠,每一位神祇栩栩如生,雕刻精细。
许田的历史还被许多石碑记录下来。然而,除了《许田泰山庙碑》之外,其他石碑大多在“四旧”运动中被摧毁。幸好有一块石碑由于底座过重,才得以幸存下来。另一块碑由于轻便而最终未能逃脱被烧成白石灰的命运。
随着岁月流转,东庙和西寺被改造为学校。西校为初小,只有一到四年级;东校则为完小,涵盖一到六年级的教学。许田也逐渐在教育上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我和老人聊得正欢,突然好奇地问道:“您当了一辈子村干部,退休后肯定有养老金吧?”老人稍微一愣,随即幽默地回答:“村支书有,但村主任没有。”他停顿片刻,露出了爽朗的笑容,说道:“我俩儿子都在许昌,一个在许田,一个常常回家住住,生活也没什么负担,给不给养老金其实都无所谓。”
听着老人的话,我不禁心生敬佩。或许,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吧。
我继续走过西街时,看到一间名为“同春堂”的中药诊所。推门进入,立刻迎面扑来浓烈的药香,清新宜人。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女士正在准备午餐,见我走进来,她立刻迎了上来。
我简短介绍了来意,女士遗憾地告诉我,今天她的公公,王根峰先生不在家。如果他在的话,定能给我详细讲述许田的历史沿革。她提到,她的家族已经有十代人从事医药工作,其中她的爷爷,王铁林先生,曾根据大量的史料和实地考察,整理并编撰了《许田镇志》。这本书详细记录了许田的名称演变、古镇人物、传统习俗等内容。
女士从柜台里拿出一本1997年出版的复印件,我怀着敬意翻开了这本书。在《许田名称简述》一节中,王铁林先生详细阐述了许田的命名由来。他指出,许田得名源于古代的隐士许由,许由在这里耕作并隐居,直到历史的长河中,他的名字和这片土地紧紧相连。历史上,许由曾被尧帝邀请管理天下,但他因“不受天命”而选择逃隐。许田附近还有大台和莲花池等自然景观,许由常在此游览,享受晚年的悠闲。
在诊所的墙上,挂着几块岁月斑驳的木牌。一块写着“同春堂咀片丸散膏丹俱全”,另一块上写着“本铺同春堂南北地道生熟药材”,这些牌子见证了这家中药店的百年历史。还有一块标明“陈曹乡许西村集体卫生所”的木牌,显示着过去的医疗风貌。
仅从这几块老牌子,便足以窥见这家中药铺的悠久岁月。
---
作者简介
梁耀国,现任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工作人员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,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涌融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